咨询热线:0635-6210399
行业政策\ News & policy
绿色工厂认证于采购评审的合理性剖析
发布时间:2025-01-20
随着绿色制造理念的深入推进,绿色工厂认证在工业领域的影响力逐渐扩大,但在政府采购评审体系中,其作为评审因素的合理性备受关注。


《绿色工厂评价通则》(GB/T36132 - 2018)从多方面构建了绿色工厂的评价指标体系,秉持 “厂房集约化、原料无害化” 等原则,推动企业实现绿色转型。其在基础设施建设、能源资源投入优化、环境排放管控及绩效提升等方面设定标准,对工业绿色发展起到积极引导作用。不过,在产品采购场景下,该认证与所采购产品质量之间缺乏直接的必然联系。


在某学校教学设备采购项目中,将绿色工厂认证列为评审因素引发了诸多问题。一方面,由于绿色工厂认证标准本身已包含能源管理体系要求,与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同时作为评审因素时,出现了重复评审现象,加重了供应商的负担且扰乱了评审逻辑。另一方面,其绩效指标计算涉及工厂容积率、建筑密度等与企业财务状况密切相关的因素,这在无形中对中小企业形成了财务门槛,导致在评审过程中可能产生差别或歧视待遇,不利于营造公平公正的采购环境。


因此,采购人在规划采购评审因素时,应深入理解绿色工厂认证的内涵与适用范围,严格依据采购项目实际需求进行判断,避免不合理使用该认证,确保采购活动能够公正、有效地筛选出符合产品质量要求的供应商,推动绿色理念与公平采购的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