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与全国财政工作会议相继召开,财政政策从 “稳健” 转向 “更加积极”,货币政策变为 “适度宽松”。这一政策转变引发广泛关注,尤其是对政府采购领域的影响。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财政学系副主任袁诚指出,“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 凸显稳定经济与促进增长目标,将加大对经济的直接干预力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屠新泉、中国人民大学王丛虎等专家普遍认为,此政策会推动政府采购规模扩大。财政政策在扩大政府投资和消费过程中,政府采购是重要环节,如在民生领域的基础设施投资增加,会带动相关采购。
中央财经大学姜爱华教授从理论层面解释,积极财政政策撬动社会总需求,政府采购作为政府购买需求一部分,规模有望增长。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白景明研究员分析,财政赤字扩大、专项债规模增加及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等措施,会使增量资金流入民生等领域,增加政府采购支出。不过,姜爱华也提到,我国政府采购法定范围较窄,且项目支出总量或单个项目规模压缩等情况,可能制约采购规模扩大。尽管存在不确定性,但总体上专家对政府采购规模增长持乐观预期,这一政策转变为政府采购领域带来新的发展契机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