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635-6210399
行业政策\ News & policy
央企采购制度完善路径深度探索与创新实践
发布时间:2025-01-09
采购管理作为央企管理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升企业运营质量、实现降本增效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关于规范中央企业采购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已经正式出台,为央企采购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框架,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央企采购制度仍存在诸多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企业发展需求。


首先,构建健全的央企采购制度管理体系是当务之急。虽然《指导意见》已经明确了央企采购活动的一系列原则性规定,但由于央企在经营规模、业务领域、采购对象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对于非招标采购方式,各企业仍需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详细且具有可操作性的工作规范和程序。在制定这些规范和程序时,企业需要充分考虑自身的采购特点和需求。例如,对于大型能源央企来说,其在能源设备采购方面可能具有较高的技术要求和复杂的采购流程,需要制定专门的设备采购管理办法,明确从供应商筛选、技术评估、商务谈判到合同签订等各个环节的具体操作细则;而对于一些以贸易为主的央企,在原材料采购方面则可能更注重价格波动和供应稳定性,需要制定相应的原材料采购策略和风险控制措施。如果企业不能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采购制度,很可能会导致在采购过程中出现偏离政策要求、对政策理解不一致或操作不统一等问题,从而影响采购效率和质量,甚至可能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因此,建议各央企组织专业团队,深入研究不同类型采购方式的管理要求,结合企业的战略规划和业务特点,制定出一套涵盖全面、切实可行的采购制度,确保采购活动在规范的轨道上运行。


其次,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是央企采购制度完善的重要方向。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对于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明确指出,要破除地方保护和区域壁垒,清理废除妨碍依法平等准入和退出的规定做法,持续清理招标采购领域违反统一市场建设的规定和做法。央企作为国有资金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采购管理必须与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要求紧密接轨。在制定采购规则时,央企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公平竞争审查和合法性审核。例如,在采购文件的编制过程中,要确保采购条件公平合理,不得设置不合理的资质门槛或技术壁垒,防止排除潜在的优质供应商;在供应商选择过程中,要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不得偏袒本地企业或特定利益集团。同时,央企还应积极参与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通过与其他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共享采购资源和经验,促进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和充分性,推动行业采购水平的整体提升。


最后,深入推进 “互联网 + 央企采购” 监管是提升央企采购管理效能的关键举措。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央企采购应紧跟时代步伐,切实融入公共资源交易统一平台体系,围绕采购交易、监管、服务等关键环节,积极探索推进采购全流程电子化建设。通过建立电子化采购平台,实现采购信息的发布、供应商报名、投标文件递交、评审过程、合同签订等环节的线上操作,不仅可以提高采购效率,缩短采购周期,还可以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增强采购过程的透明度和公正性。同时,加快央企采购信息资源的互通共享,建立统一的采购数据标准和数据库,便于企业对采购数据进行分析和管理,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有力支持。此外,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采购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和风险预警,及时发现和处理采购过程中的违规行为和潜在风险,确保采购活动合法合规。例如,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对供应商的报价行为进行监测,发现异常报价及时进行调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采购合同进行智能审核,识别合同中的风险条款。


综上所述,央企采购制度的完善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通过构建健全的制度管理体系、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和深入推进 “互联网 + 央企采购” 监管等措施,不断提升采购管理水平,实现央企采购的规范化、科学化和高效化,为央企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