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电子招投标凭借其高效、便捷、透明等优势,逐渐成为招投标领域的主流模式。这种转变不仅提高了招投标活动的效率,降低了交易成本,还增强了信息的公开性和透明度。然而,随着电子招投标的广泛应用,一系列新的法律挑战也接踵而至。其中,WPS 账户共用与围标串标认定之间的复杂关系,成为了行业内备受关注的焦点问题。阳谷金罡建筑招标咨询有限公司在日常业务处理中,也密切关注着这些电子招投标领域的新变化和新挑战。
在电子招投标蓬勃发展的当下,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WPS 账户共用是否能作为围标串标的认定依据?这一问题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
在实际的招投标案例中,曾出现过 WPS 账户共用被认定为围标串标的情况。在某项目的招投标过程中,监管部门发现有几家投标人的投标文件显示使用了同一 WPS 账户。基于这一发现,监管部门初步认定这几家投标人存在围标串标行为,并对其进行了相应的处罚。
但在法律依据和实践层面,这种直接认定存在诸多争议。从法律依据来看,目前并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规定 WPS 账户共用就等同于围标串标。直接依据 WPS 账户共用进行认定,可能会面临法律风险。因为 WPS 账户的使用情况较为复杂,一个账户可能被多个不同主体合法使用,比如企业内部不同部门共享账户,或者是技术服务方统一使用一个账户为多个客户提供服务等。如果仅仅因为 WPS 账户共用就认定围标串标,可能会对投标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引发不必要的法律纠纷。
为了规范招投标市场,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来明确围标串标认定的标准。《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第三十七条明确规定了六种围标串标认定情形:不同投标人的投标文件由同一单位或者个人编制;不同投标人委托同一单位或者个人办理投标事宜;不同投标人的投标文件载明的项目管理成员或者联系人员为同一人;不同投标人的投标文件异常一致或者投标报价呈规律性差异;不同投标人的投标文件相互混装;不同投标人的投标保证金从同一单位或者个人的账户转出。
将 WPS 账户共用现象与上述法律标准进行对比可以发现,WPS 账户共用并不符合直接认定围标串标的条件。WPS 账户只是软件使用的一个标识,与实际编制投标文件的主体并非直接等同。不能仅仅因为投标文件显示使用了同一 WPS 账户,就确凿地证明这些文件是由同一单位或个人编制的,也不能直接推断出存在其他围标串标行为。
在招投标领域,众多专家对 WPS 账户共用与围标串标认定问题发表了深刻见解。韩骏认为,WPS 账户共用只是一种疑似串标的线索,不能仅凭这一点就认定存在围标串标行为。因为在实际操作中,一个 WPS 账户可能被多个不同主体合法使用,必须进一步深入调查,收集更多证据,才能做出准确判断。
雍秦权也指出,虽然使用同一 WPS 账户存在统一编辑标书的可能性,但这并不足以认定串标。在判断时,需要结合其他证据进行综合分析。例如,投标文件的内容雷同性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如果不同投标人的投标文件在文字表述、排版格式甚至错误瑕疵等方面都高度一致,那么就需要高度警惕围标串标的可能性。此外,技术方案的一致性也不容忽视。如果不同投标人的技术方案在思路、方法、数据等方面存在大量相似之处,且这些相似之处无法用合理的商业逻辑解释,那么也可能是围标串标的迹象。除了这些,还可以调查各投标人之间的关系,包括是否存在股权关联、人员交叉任职等情况,综合多方面证据进行判断。
电子招投标中的法律认定工作具有极高的复杂性和严谨性。在面对 WPS 账户共用这类新问题时,不能简单地做出判断,而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确保认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随着电子招投标的不断发展,新的问题和挑战不断涌现,现有的法律法规在某些方面已难以满足实际需求。因此,呼吁相关部门尽快完善法律法规,明确电子招投标中围标串标的认定标准。通过制定更加具体、可操作的认定规则,为招投标活动的监管和执法提供有力的法律依据,保障招投标市场的公平竞争,促进招投标行业的健康发展。阳谷金罡建筑招标咨询有限公司也将持续关注相关法律法规的变化,积极适应行业发展需求,为招投标活动的公正、规范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