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635-6210399
行业政策\ News & policy
财政部门是否应该受理A公司的投诉事项?
发布时间:2024-06-21
《政府采购质疑和投诉办法》第十九条第二款规定:“投诉人提起投诉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提起投诉前已依法进行质疑。”如前所述,笔者认为,A公司对采购需求公示材料的质疑不是依法提出的,对采购人的质疑答复不满意而提起的投诉事项不符合投诉受理条件。
  有人认为,财政部门在接到投诉书后,不用深入审查质疑是否合法,只要采购人答复了质疑,就先受理投诉,投诉处理时发现投诉事项不符合受理条件的,驳回该投诉事项即可。笔者认为,这种观点和做法不可取。理由有:对不符合受理条件的投诉事项受理后就要进入到处理环节,投诉处理环节涉及到采购人及其委托的代理机构和相关供应商,甚至评审专家等当事人。这些当事人都需要配合财政部门处理投诉事项,如提供说明材料、证明材料和协助财政部门调查等。在投诉审查环节就可以直接不予受理的投诉事项,进入投诉处理后再驳回,无疑浪费了财政部门的行政资源,浪费了采购人、代理机构、相关供应商和评审专家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同时,在投诉审查中发现不符合受理条件而不予受理投诉事项后,如果该项目还在质疑有效期内,供应商仍然可以通过提出合法的质疑维权,或者还在投诉有效期内的,供应商也可以修改投诉事项后再次提起投诉。如果投诉审查不深入,采用“先受理再驳回处理”做法就会剥夺了供应商再次提出质疑或者再次提起投诉的权利。一旦供应商发现其权利因为驳回投诉而被剥夺就可能向其他部门投诉财政部门对工作不负责。此时,财政部门变成被投诉人,依法依规就要应对有关部门的投诉调查和处理,加重了财政部门的工作量。因此,笔者认为,投诉审查是重要的环节,需要强化工作,深入审查,把不合法、不合格的投诉事项阻挡出去,这既减轻了财政部门和其他当事人的工作,也能更好地维护供应商的合法权益。
  另外,笔者认为,发现采购需求调查不合规的,财政部门可以开展监督检查并可以责令采购人改正。虽然,财政部门依法不予受理A公司的投诉事项,但财政部门在投诉审查中发现采购人在开展采购需求调查时,的确存在不符合《政府采购需求管理办法》相关规定的,可以开展监督检查。如果采购人对明确规定需要开展需求调查的项目不进行采购需求调查,则财政部门应当开展监督检查,认定采购人在采购需求管理中违规,采用约谈或者书面关注等方式责令采购人改正。
  就本案例而言,采购人在面向市场主体开展需求调查时,选择的调查对象只有两个,不符合“一般不少于3个”的规定。采购人将调查情况的材料和形成的采购需求进行公示并征求意见,本身就是一种调查方式,是向不特定的市场主体调查的方式,某种程度上被调查的市场主体范围更大。虽然采购人可以选择特定的调查对象并不少于3个,但被选择的市场主体没有必须参与的义务(可以拒绝),而向不特定的市场主体调查可能吸引更多的市场主体参与并提出意见,效果更好。因此,笔者认为,采购人公示两个市场主体的调查材料并不能认为是采购需求调查不合规,财政部门不需要开展监督检查和责令采购人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