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635-6210399
行业政策\ News & policy
政府采购中采购标的行业划分的实践难点与优化路径
发布时间:2025-07-03


在政府采购活动中,采购标的所属行业的准确划分是落实中小企业扶持政策的关键环节。然而当前不少采购文件在行业归类上存在模糊地带,导致供应商资质认定偏差,进而引发采购争议。本文结合典型案例,剖析行业划分的常见误区,并从制度衔接与操作流程层面提出优化建议,为规范政府采购执行提供参考。

一、服务类采购的行业归类困境与破解之道

印刷服务采购领域长期存在行业分类混乱现象。某省政府采购网数据显示,同类作业本印刷服务项目被分别归入其他未列明行业、工业和租赁商务服务业。这种分歧源于对《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 号)的机械套用 —— 部分采购人简单将不熟悉的服务归入 "其他未列明行业",却忽视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规范指引。


科学的划分流程应遵循 "品目定位 - 国民经济分类匹配 - 划型标准对照" 的三步法。以本册印刷为例,依据《政府采购品目分类目录》确定品目编码为 C23090199 后,通过《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 可定位到小类 2312(本册印制),其所属大类 "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 明确归属于制造业门类。对应 300 号文,该服务应归入 "工业" 范畴而非其他类别。同理,医疗设备维修保养服务因属于 "专用设备修理"(小类 4330),同样归属工业领域;而空调维修服务作为 "日用电器修理"(8132),则因属于居民服务门类而对应 "其他未列明行业"。

二、货物类采购的特殊商品行业属性界定

图书采购中的行业误判现象尤为突出,不少项目将纸质图书错误归为零售业或工业。事实上,作为特殊货物的图书,其行业属性应追溯至生产制造环节。根据品目分类,"其他图书"(A04019900)的货物属性决定了需考察生产主体的行业归属。在国民经济分类中,出版社的图书出版活动对应分类编码 8621,所属门类为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在 300 号文中对应 "其他未列明行业"。这一界定明确了图书采购中,供应商需按文化行业标准提交中小企业声明函,而非参照零售或工业标准。

三、特殊行业采购的政策衔接与创新方向

保险服务采购则面临更为复杂的政策适用问题。根据国民经济分类,保险服务属于金融业,但 300 号文明确将金融业、教育等 5 个行业排除在规范范围之外。对此需注意,《金融业企业划型标准规定》(银发〔2015〕309 号)作为国务院批准的专项标准,已为保险行业划型提供依据 —— 资产总额 5000 亿元以下的保险机构可认定为中小微型企业。这一案例暴露出当前划型标准体系存在的碎片化问题,2021 年公开征求意见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修订征求稿)》若能加快落地,将有望通过优化行业分类提升政策适用性。

四、采购执行的规范化操作建议

为避免行业划分争议,采购人应建立 "双对照" 工作机制:一方面依据《政府采购品目分类目录》精准定位采购标的属性,另一方面通过《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查询具体类别编码,最终对照相应划型标准确定行业归属。对于政策空白领域,建议参考保险行业的处理模式,积极对接专项划型标准;对民办非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特殊主体,需加快研究制定视同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细则。


行业划分看似技术细节,实则关乎政府采购政策功能的有效发挥。唯有从制度层面厘清分类逻辑,从操作层面规范执行流程,才能确保中小企业扶持政策在采购实践中精准落地,真正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